讀書家
今日又遇到了一位讀書家,或者應該說,到今天才知道對方看的書有這麼多。
多到讓自己不敢說自己看的書不少的地步。
而自己的身邊似乎是有不少這種人的樣子。
事實上自己對自己所看的書的數量多多少少的有一點點的信心。
不過每當遇到這些人的時候總覺得自慚形穢。
話說什麼叫做讀書家?現在的書真的不少。
光是文學的創作就相當的發達。
而研究的書也一直不斷的推陳出新。
在此再加上全世界古典、歷史、地理等等人文資訊等的研究的話,那世界的知識量真的是相當的龐大。到底一個人要看多少書才能真正的說自己博學多聞呢?現代人有「專精」,而有真的「博學」的嗎?
在這知識龐大的時代,總覺得這界定的界線相當的微妙。
看看自己光是追逐日本的漫畫、小說、古典以及偶爾看看童話、世界著名文學以及中國古典文學就已經爛頭焦額,無法跟上出版的速度,無法重新回顧看過的書……
雖然看書是種娛樂、是種享受,不過每當自己覺得自己書看不夠多的時候,總是感到有點點的難過。總是覺得自己在知識上、學識上有許多的不足。
當然也不是說就非得怎樣得要追求什麼不可。
不過看很多書很有學問又懂得做人又多才多藝,的確是我人生的目標。
而這位學長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我所追求的「希望印象」的一種體現也不一定。
在與人相處上雖然並非沒有敵人,不過朋友也的確不少。
在知識上相當的博學,知道的事情相當的多,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太過於無知所造成的結果。
會做菜會打拳有醫學知識有化學知識等等等等……還真是挺恐怖的- -
總之希望自己以後也能變成這樣的人。
以上
====================================================
有錢人
看某友人的日記,提到了有關有錢人的問題。
讓我真正的開始羨慕起有錢人來了。
事實上到目前某誠對於金錢並非如此的渴求,所以也不會特地去羨慕有錢人怎樣怎樣的。
不過如果是依照那位友人的說法看來,這的確讓人羨慕。
「並非真的很想要過那種有錢人的生活,只是有錢人可以體驗到更多以及規模更大的事情。」<< 引用句 翻譯過的文章,文意理論上應該沒錯。
想想的確是這樣。有錢的話我就不用在這邊為了賺這一點點的小錢而浪費十個二十個小時做漫畫翻譯,能拿這些時間去看更多書。
不用花時間在上課,學自己想要、需要的知識,遨遊世界。
不用花時間考慮無法規劃的未來人生,而能進入到各種平常人無法進入的場所,體驗到各種不同的事情。
這的確是很吸引人的事情。
不過我不知道現實世界是不是真的有人能有錢到這種地步就是了。
畢竟世界相差太多,有錢人要怎麼維護自己的財產、怎麼運用自己的財產、怎麼增加自己的財產,這是我無法了解的事情。
話說貧窮人還是有貧窮人的生活,貧窮人的世界、貧窮人的體驗。
事實上人的生命是短暫到無法體驗到各種人生的。
所以才要藉著書、媒體來吸收別人的體驗。
在「體驗世界各種事情」這個意義上的話,我還真是想要得到所謂「長生不老的性命」,雖然在這個時代如果真的得到的話也會很麻煩就是……
戶籍之類的出國之類的問題一堆……
而且也會有不少負面的事情發生吧?
加上人活的越久會對人生的體驗越來越冷淡等等之類的說法挺多的……
所以看看那個BBB的吸血鬼真棒!!!
如果能在我再大一點點之後「轉化」成吸血鬼的話就可以用那時候的觀念、對事情的感動來度過這漫長的時間耶!!!
精美!!!或是變成魔偶的白銀!!五年當一年過!!精美!!這樣可以多看多少書,體驗多少事情?
雖然現代人活的越來越長,不過依然不太滿足的人這裡約一名。
====================================================
生命數位化
讀書讀到累了之後重看了魔人,加上剛剛提到的有關生命的事情,想到了以下的問題。
無限的生命……,在現代的SF常常提到的方法就是「資訊化」。將自己的腦情報以及思考模式轉換成數位的資訊傳送到電腦以及網路之中。話說我突然想到了幾個疑點。
人的生命的體驗包含了嗅覺、影像、聲音、觸覺、心裡描寫等等,將此數位化之後所轉換成的資料量會是何等的龐大?假設在資訊轉換之後不需要嗅覺、影像等等等的情報,通通轉換成文字、0101這樣的電腦語言好了,在逛過網路一圈之後所得到、匯集的情報量又是多麼的龐大?那我在經由網路線遊覽這個世界的時候,會不會因為網路的斷線而造成資料(自己的一部份)的消失?會不會因為硬碟損毀造成自己的消失?如果會的話,那數位化似乎還是不能代表永遠的生命。因為在瀏覽的途中,你的資料會越來越肥大化,終會到有一天普通硬碟普通線路無法容納你的地步,而造成阻塞,讓自己封閉在最後的一顆大硬碟之中,而有形的硬碟終會停止性命,造成死亡。
要避免這一點,其實是有辦法的。
用分散式資料庫的結構來儲存自己的「經驗以及過去」,只留下「判斷情報」的主程式,將「經驗」分散在各地的「硬碟」之中,留下「判斷」的這小小程式,這樣的確可以避免資訊的肥大,而沒有傳輸以及儲存的問題產生,不過真的這樣的話,會變成怎麼樣呢?(根據自己的認知來說,目前所看到的SF的所謂電腦化之後的生命,應該都是這種形式)
依照空之境界的說法(畢竟我沒有真正去考證醫學理論),所謂人類的記憶有兩個過程,一是「提取」,將所需要的情報從資料庫中拿出來,一是「認識」,了解這是自己的情報、屬於自己的感動。這兩個功能所構成的。當然數位化之後因為不會有所謂的體驗,應該就可以省去「認識」這個步驟。
假設人真的數位化、進入了電腦,在現在的時代來說,大致上與進入了網路同等的意義,而在「進入的時點」,你等於體驗過了世界上現有的所有能在網路上得到的事情。何解?因為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提取,反過來說就是普通的時候不提取,而只要在需要的時候「擁有」,就等於是體驗過了。而透過網路,數位化的生命體就等於是「體驗」過了「所有的事情」不是嗎。
……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等待新的情報?這舉動也一樣沒有意義,因為已經不再有知識的累積,在需要的時候隨時得到情報,瞬間得到「滿足」,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想要判斷程式繼續判斷自己「需要」什麼大概很難,而如果結論是什麼都不需要的話,其程式沒有存在意義,就跟一開始沒有存在一樣,沒有任何需要,就是同時的代表了死亡的意思。(這裡指的是因為只剩下判斷程式、所以沒有「有限」的經驗這種限制,造成因為得到「無限」而失去可「追求」東西的慾望。)所以這種個案也不能叫做永恆的生命。結果到頭來數位化似乎也並非真是生命進化的最終形式,最完善形式。
當然我現在這想法八成漏洞很多,除了太過空想之外想法也過於主觀,加上沒有佐證也沒有任何意義。不過只是放在這邊留個記錄,順便讓有興趣的人想想有關這種事情的問題罷了~~
====================================================
以上
今日又遇到了一位讀書家,或者應該說,到今天才知道對方看的書有這麼多。
多到讓自己不敢說自己看的書不少的地步。
而自己的身邊似乎是有不少這種人的樣子。
事實上自己對自己所看的書的數量多多少少的有一點點的信心。
不過每當遇到這些人的時候總覺得自慚形穢。
話說什麼叫做讀書家?現在的書真的不少。
光是文學的創作就相當的發達。
而研究的書也一直不斷的推陳出新。
在此再加上全世界古典、歷史、地理等等人文資訊等的研究的話,那世界的知識量真的是相當的龐大。到底一個人要看多少書才能真正的說自己博學多聞呢?現代人有「專精」,而有真的「博學」的嗎?
在這知識龐大的時代,總覺得這界定的界線相當的微妙。
看看自己光是追逐日本的漫畫、小說、古典以及偶爾看看童話、世界著名文學以及中國古典文學就已經爛頭焦額,無法跟上出版的速度,無法重新回顧看過的書……
雖然看書是種娛樂、是種享受,不過每當自己覺得自己書看不夠多的時候,總是感到有點點的難過。總是覺得自己在知識上、學識上有許多的不足。
當然也不是說就非得怎樣得要追求什麼不可。
不過看很多書很有學問又懂得做人又多才多藝,的確是我人生的目標。
而這位學長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我所追求的「希望印象」的一種體現也不一定。
在與人相處上雖然並非沒有敵人,不過朋友也的確不少。
在知識上相當的博學,知道的事情相當的多,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太過於無知所造成的結果。
會做菜會打拳有醫學知識有化學知識等等等等……還真是挺恐怖的- -
總之希望自己以後也能變成這樣的人。
以上
====================================================
有錢人
看某友人的日記,提到了有關有錢人的問題。
讓我真正的開始羨慕起有錢人來了。
事實上到目前某誠對於金錢並非如此的渴求,所以也不會特地去羨慕有錢人怎樣怎樣的。
不過如果是依照那位友人的說法看來,這的確讓人羨慕。
「並非真的很想要過那種有錢人的生活,只是有錢人可以體驗到更多以及規模更大的事情。」<< 引用句 翻譯過的文章,文意理論上應該沒錯。
想想的確是這樣。有錢的話我就不用在這邊為了賺這一點點的小錢而浪費十個二十個小時做漫畫翻譯,能拿這些時間去看更多書。
不用花時間在上課,學自己想要、需要的知識,遨遊世界。
不用花時間考慮無法規劃的未來人生,而能進入到各種平常人無法進入的場所,體驗到各種不同的事情。
這的確是很吸引人的事情。
不過我不知道現實世界是不是真的有人能有錢到這種地步就是了。
畢竟世界相差太多,有錢人要怎麼維護自己的財產、怎麼運用自己的財產、怎麼增加自己的財產,這是我無法了解的事情。
話說貧窮人還是有貧窮人的生活,貧窮人的世界、貧窮人的體驗。
事實上人的生命是短暫到無法體驗到各種人生的。
所以才要藉著書、媒體來吸收別人的體驗。
在「體驗世界各種事情」這個意義上的話,我還真是想要得到所謂「長生不老的性命」,雖然在這個時代如果真的得到的話也會很麻煩就是……
戶籍之類的出國之類的問題一堆……
而且也會有不少負面的事情發生吧?
加上人活的越久會對人生的體驗越來越冷淡等等之類的說法挺多的……
所以看看那個BBB的吸血鬼真棒!!!
如果能在我再大一點點之後「轉化」成吸血鬼的話就可以用那時候的觀念、對事情的感動來度過這漫長的時間耶!!!
精美!!!或是變成魔偶的白銀!!五年當一年過!!精美!!這樣可以多看多少書,體驗多少事情?
雖然現代人活的越來越長,不過依然不太滿足的人這裡約一名。
====================================================
生命數位化
讀書讀到累了之後重看了魔人,加上剛剛提到的有關生命的事情,想到了以下的問題。
無限的生命……,在現代的SF常常提到的方法就是「資訊化」。將自己的腦情報以及思考模式轉換成數位的資訊傳送到電腦以及網路之中。話說我突然想到了幾個疑點。
人的生命的體驗包含了嗅覺、影像、聲音、觸覺、心裡描寫等等,將此數位化之後所轉換成的資料量會是何等的龐大?假設在資訊轉換之後不需要嗅覺、影像等等等的情報,通通轉換成文字、0101這樣的電腦語言好了,在逛過網路一圈之後所得到、匯集的情報量又是多麼的龐大?那我在經由網路線遊覽這個世界的時候,會不會因為網路的斷線而造成資料(自己的一部份)的消失?會不會因為硬碟損毀造成自己的消失?如果會的話,那數位化似乎還是不能代表永遠的生命。因為在瀏覽的途中,你的資料會越來越肥大化,終會到有一天普通硬碟普通線路無法容納你的地步,而造成阻塞,讓自己封閉在最後的一顆大硬碟之中,而有形的硬碟終會停止性命,造成死亡。
要避免這一點,其實是有辦法的。
用分散式資料庫的結構來儲存自己的「經驗以及過去」,只留下「判斷情報」的主程式,將「經驗」分散在各地的「硬碟」之中,留下「判斷」的這小小程式,這樣的確可以避免資訊的肥大,而沒有傳輸以及儲存的問題產生,不過真的這樣的話,會變成怎麼樣呢?(根據自己的認知來說,目前所看到的SF的所謂電腦化之後的生命,應該都是這種形式)
依照空之境界的說法(畢竟我沒有真正去考證醫學理論),所謂人類的記憶有兩個過程,一是「提取」,將所需要的情報從資料庫中拿出來,一是「認識」,了解這是自己的情報、屬於自己的感動。這兩個功能所構成的。當然數位化之後因為不會有所謂的體驗,應該就可以省去「認識」這個步驟。
假設人真的數位化、進入了電腦,在現在的時代來說,大致上與進入了網路同等的意義,而在「進入的時點」,你等於體驗過了世界上現有的所有能在網路上得到的事情。何解?因為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提取,反過來說就是普通的時候不提取,而只要在需要的時候「擁有」,就等於是體驗過了。而透過網路,數位化的生命體就等於是「體驗」過了「所有的事情」不是嗎。
……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等待新的情報?這舉動也一樣沒有意義,因為已經不再有知識的累積,在需要的時候隨時得到情報,瞬間得到「滿足」,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想要判斷程式繼續判斷自己「需要」什麼大概很難,而如果結論是什麼都不需要的話,其程式沒有存在意義,就跟一開始沒有存在一樣,沒有任何需要,就是同時的代表了死亡的意思。(這裡指的是因為只剩下判斷程式、所以沒有「有限」的經驗這種限制,造成因為得到「無限」而失去可「追求」東西的慾望。)所以這種個案也不能叫做永恆的生命。結果到頭來數位化似乎也並非真是生命進化的最終形式,最完善形式。
當然我現在這想法八成漏洞很多,除了太過空想之外想法也過於主觀,加上沒有佐證也沒有任何意義。不過只是放在這邊留個記錄,順便讓有興趣的人想想有關這種事情的問題罷了~~
====================================================
以上
by macotosd | 2006-02-01 05:13 | 訳分らないの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