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16, 2010

告白,湊佳苗

More about 告白
所謂因緣際會,任何事情必定都有徵兆。
不知為何,我常在與書的相遇之中有這種感覺。
即使說穿了,這不過是剛好某本熱門書拍成電影很熱門,一下搶攻市場造成市占率的上升以及曝光率的提高,所帶給人的錯覺。
但我依然珍惜與書的相遇。

會看這本書的原因。
剛好噗浪上有朋友在約去看「告白」一電影,而且討論頗為熱烈。
當然,以少爺的高人氣,這樣的討論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此外就在同一天,在與友人吃晚餐的時候,某位淑女(一位會在別人義大利麵中加滿墨西哥辣醬的淑女)拿出此書推薦眾人觀看,因為兩件事情,使我閱讀起這本書。

OK,撇開兩位尖頭鰻跟雷狄不談,談談這本書,告白。

或許因為我腦袋的內容物是粉紅色的關係,一開始我以為是本跟戀愛有關、自白式的傳記故事。
想不到是本與少年犯罪、教育等社會話題有關的….該說是推理故事還是恐怕故事還是…….
事實上真要分類這本書,我只能用「大眾」這一個詞,除此之外想不到其他好分類。真要說的話,我覺得書中聞得到一股類似乙一的味道。(我並非指參考或是抄襲、影響等意思)

本書由六章構成:

神職者(女老師)、殉教者(班長)、慈愛者(嫌犯B的媽媽)、求道者(嫌犯B)、信奉者(嫌犯A)、傳道者(女老師)

這本書對我來說最有趣的地方,在於雖不是推理小說,但卻隱藏有一股解迷的要素在裡頭。故事所有的面相有如拼圖碎片一般的散落在全篇之中,只有收齊整本的故事以及思考的碎片,才能夠看清事實的全貌。擁有如遊戲一般的構造。

事實上如一般書評所說,這本書從開場,一位女老師的平淡的演講開始,就給人無語輪比的魅力。我也大概在一翻開看了四頁就知道這本書八成得一氣呵成的看完。


大致的構造上,神職者(女老師)的告白=超脫故事的旁白先勾勒出貫穿整本書的事件骨架。然後再由每個角色的自白,給予故事血肉,拼出整個事件的面貌。

這本書令人拍案的地方就在於,每個角色都對其他角色有很大的誤解這一點吧(炸)。所有角色在別人眼中所呈現的形象,跟自我的自白都有相當大的落差。這構成了一種描述=謎題,自白=解迷的推理構造,一環扣著一環,將整個故事緊緊扣在一起,才會令人放不開書來。

每一個章節都鮮明地刻劃出角色的心境以及想法(解迷),還有對他人的觀感(謎題),在這部份,如同其他人所述,女性描寫人性的細膩筆法,將整個角色都寫活了起來。

但全篇最漂亮的,莫過於終章,女老師的「自白」。神聖的女老師,有如旁白一般的角色急速浮上,於須臾之間獲得骨頭、長出血肉,搖身一變成為復仇的母親。
而使這位慈愛母親墮落成操弄人心,策劃一切之復仇鬼的始作俑者,卻是另一個為前途拋棄自己兒子的母親。殺女之仇,成就於殺掉對方最摯愛的母親之上,這點令人不禁噓唏。

三種母親、三位兒女的故事,的確發人省思。
此外,作者筆法平直親切,描寫人心黑暗面卻不失輕盈,也抹去此種題材帶給人的閱讀壓力。

總和來說,我給予這本書相當不錯的評價,不論是平時喜好讀書的,亦或偶爾想拿起一本書來閱讀的人,都能拿起這本書來讀讀看。

狐的故事

More about 狐的故事

地點是台北車站勝博殿,晚餐團是N+2人。
至於為什麼是N+2人呢?
那是因為學弟妹們排擠老人,將我跟某比爾捨姥於旁桌的緣故。
就在自己目含淚光吃著勝博殿的兒童餐時(沒錯,我真的點了兒童餐),比爾掏出了這本先前幾日他所推薦的書。

是的,會看這本書別無原因,不過就是1.作者、2.有人推薦罷了。
附帶一提,比爾手上拿的,是本名為「真的好恐怖」的書。當天那本書曾在用餐到一半時消失蹤跡,讓我們掉了一地上的雞皮疙瘩,最後在清掃滿地雞皮疙瘩時才將書找到。

原本森見登美彥的書在看完『太陽之塔』、『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四疊半宿舍,青春迷走』之後,就決定暫斷上一斷。畢竟風格太過相似,自然得到的收穫就少了一些。不過以狐的故事來說,似乎還是可以對他有所期待。

該是來談談狐的故事的時候。
全書由四個章節構成。
我對太陽之塔的印象稀薄已不可考,但森見登美彥的書,基本上都是以四章構成。但這次並非起承轉合的四章,而是四章零散又彼此有關連的四個故事。

在此引用博客來的簡介:

〈狐的故事〉─「不論是多麼微不足道的交易,也絕不能答應他。」
  芳蓮堂古董店店員武藤與「奇特的客人」交易,要找出一頂狐狸面具,因而掉進無法迴避的陷阱裡。在這場交易中,「我」會得到什麼,又將失去什麼呢?
  〈果實中的龍〉─「我從未經歷不可思議的事,我身邊最不可思議的,就是學長。」
  最崇拜的學長自稱在古董店打過工,看過一隻身形細長、對人咧嘴笑的奇獸。學長女友卻告訴我,學長的話全是謊言。我到底該相信誰呢?
  〈魔〉─「我母親說有魔經過。」「什麼是魔?」「這個嘛,我猜就像妖怪吧。」
  家教學生家附近出現持木刀攻擊人的夜襲魔。月光下,我只看到一隻身形細長的獸在草叢間奔跑,牠停下腳步,扭過長長的脖子,對我喊了聲:「喂!」牠,就是那個魔嗎?
  〈水神〉─「要說棲息在這座宅邸的東西,那不就是祖父嗎?」
  祖父的守靈夜,我與父親、伯父等候古董商帶來傳家寶,閒聊家族的祕辛。祖父生前嗜酒如命,死前卻直嚷著要喝水。奇怪的是,今晚家裡只聞水聲,水竟一滴都不見了……
  京都、古董店、狐面、長身妖怪、竹林、寺院、幻燈機、水聲……
  如同夢境和現實生活是由相同的元素組成,作者以相似的場景人物設定說了四則各有千秋的精采現代怪譚。

以上為博客來的簡介。

在四篇故事中,真要說的話,我認為貫通整本書的「引子」,在於第二篇的果實中的龍,感覺上「狐的故事」先營造神秘氛圍、「果實中的龍」拋磚引玉、「魔」跟「水神」則是各承接著「果實中的龍」發展故事。雖是這樣說,但四作大致上平行存在。只是「魔」跟「水神」的故事以妄想、故事的形式在「果實中的龍」先行現身,給人一種追尋都市傳說、抑或是「推理小說」的錯覺。

此外,由於「果實中的龍」的鋪陳,打破了四篇故事虛構與現實的境界,這點真的是令人驚艷。原本就算是虛構的故事,但故事中所發生的事情對登場人物來說,也應該呈現出一種現實的風貌。

但在「果實中的龍」一篇中,作者藉由讓男主角學長是個妄想症患者的手法,一口氣加強了接下來兩則故事的虛構性。「魔」與「水神」的故事,疑似學長幻想出來的產物,是學長妄想出來的傳聞以及體驗。

只是後面兩篇故事的本篇之中,由於都是以第一人稱來敘述的關係,所以給人相當真實的感覺。作者提醒讀者這些故事的「虛構性」,又用第一人稱刻劃出有如真實的故事,讓人真真假假分不清楚,漂亮的營造出現代怪談的氣氛。

至於善用京都景點的手法,栩栩如生的刻劃,是森見登美彥一貫的特色,在此並不多筆。對於對「日系風格」,尤其是所謂「和風」有偏好的人,我相當推薦這本書。


以下為一些私人中二感想。

原本想將噗浪上的一些探討收進來,不過想想作罷。
第二篇的故事給我的感觸真的很深。
何謂內涵?何謂博學?何謂經歷?

當人將外表、經歷、經驗、地位、過去等東西如剝洋蔥式的層層剝開,就能看到那個人的價值嗎?
還是人的價值就真是如洋蔥一般,不在本質,而在那一片一片剝下來的蔥瓣上?

會有這樣的感觸,是因為最近「身為一個學長的面相」,在我生活之中佔了相當大的比例。當然,這跟我所處的環境有關。

在眾人的眼中,我是一個「學長」。恰巧,最近跟學弟妹聊天,曾出現這樣的談話,
「學長就是學長,其他什麼都不是。」對方如是說。
而這句話,正好貫穿近年來我在朋友群,或是該說是在學弟群中一直抱持的迷思。
沒辦法,誰叫跟我同齡或是比我年長的,都早已脫離學校生活圈,只有我一直留在此處流連忘返。

我想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人在他人的眼中,到底是以一個人的身份存在,還是以一個角色的身份存在?到底人是以「個體」存在,還是以「朋友」、「親人」、「情人」、「仇敵」、「長輩」、「晚輩」等分類性的「角色」之一存在於別人心中呢?

不,這並不是單純是否想成為誰的「特別的人」這種問題這麼簡單,而是一種對認知的疑問。
(當然,我可一點都不想成為什麼學弟的「特別的人」,這話題對心臟不好。)

反過來說,對我來說,「朋友」到底是「朋友」,還是「個體」?「親人」又如何?「情人」又如何?決定個體與角色分類的差別,是時間抑或是交情?抑或這根本就是無法區別的混同事物?

戴著一堆頭銜、經驗,比別人多活幾年所獲得的勳章的自己,在將這些東西拔掉之後又剩下什麼?

其實沒有答案,也沒有想問的意思。
只是放在這裡,留作一個讀書紀錄。

突然想到,或許剩下的東西,就是人的一生,稱為人生,也不一定。

Monday, November 15, 2010

雨後

雨過天未晴,天無分晴曇寬隘,但心鏡不同。

Monday, November 8, 2010

雨天出門,是件令人鬱悶的事情。
但,為淋雨而出門則不在此限。

早上從阿逼家中起床。
或許是因為跟貓搶床位的關係,雖然贏得了安穩的睡眠,但卻換來過敏的早晨。
這恐怕是貓小小的詛咒,起床看到牠悠然經過,眼中似乎看到牠嘴邊掛有一抹勝利的歡笑。

天氣雨。
前兩天聽說台大有研究生在ANOBII的研究,幫忙做問卷還能賺取小小的外快,
因此在報名之後,依約前往台大。

台大下車,原想稍微看看衣服,眼角瞄著Levi's、EDWIN、NET的招牌,
腳步卻不停的往茉莉二手書店走去。
這樣的路線有如呼吸一般自然,
一方面讓我湧起一股笑意,但是另一方面,
又讓我感到一種牛牽到北京還是牛的心虛感。
買書對我來說,是種神聖、嚴肅、哀傷、輕鬆、喜悅、寂寞的複雜行為。

逛完書店時間尚早,信步前往台大。
雨霧之中,藏著晴天中所看不到的物語。

替男友撐著傘的女友踩在腳踏車後方的火箭筒上,
緊抱男友愉快地笑著,
男方奮力的踩著踏板,
彷彿奮不顧身的想要穿越阻撓他倆未來的風雨一般。

辦活動的學生在雨中拿著海報,露出無奈的表情。
老奶奶看著雨水回憶過往雲煙,感嘆兒孫的不在。
我則默然地看著水窪中的雲層,擔憂孤寂的未來。

路上行人熙熙攘攘,雨傘形形色色,穿梭在悶熱的台北午後。
與其撐著傘孤零零的悄然站立。
不如收起傘濕淋淋的,踏步向前。
淋,在日文中意味著寂寞。
淋,在雨中,求個痛快。

Thursday, November 4, 2010

ヨルノサガシモノ

何年ぶりだろう。

確かに、こんな風に学校中に何かをさがすのは懐かしいことである。

あ、こういう事あるはアッタと頷きながら微笑ながら悲しむながら歩く。

夜の学校は、静かで賑やかな場所で、穏やかで怖い場所。

天にはやはりいつものことながら月、星の煌きは火のごとく校園を侵食する

街灯、または街の喧噪に遮断され、傳芸に居た時のようには見えない。

散步にはもってこいの冷風、感慨するには馴染ますぎる風景。

カップル達がコッソリ抱き合って愛を語り合ったり合わなかったり、サークルか学科の生徒会の学生たちがダンスの練習をしたりゲームを遊んだりしている。

見慣れた寂しい温かい景色。

私は昔も今もいつものように、一人で赤い夜をただただッタッタッタッタと踏破していく。

それは君のタメでもなくぼくの為でもなく、ただ夜を醉うためのヨルノサガシモノ。

宵に迷いながら醉い風に身を任せ、根気よく探してみる。

鼻歌を唄いながら暗い白い白銀の影をよく視てみる。

それでようやく見つかったのは、何の変哲もないそれは…

一杯のコーヒーと、

それもやはり一杯の、

君の顔に浮かぶ幸せ一杯の笑顔。

それは夜の探し物。

幾千の月夜に埋まれてゆく、一夜の物語。